前言

logo

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 (2016)

前言

  • Published Nov 15, 2018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支付、个人对个人(peer-to-peer,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crowd funding)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Internet finance)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和改变着传统金融业务,并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全新挑战。

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地发展,构建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已成为共识。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进入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规范问题已进入中国政府高层的视野。

由于互联网金融呈现“混业跨界”“无地域限制”“大跃进发展”等特征,现行监管规则落后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速度。另外,互联网金融具有“强者愈强、赢家通吃”的特性,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的客户群体数以亿计,已经成为潜在的“多而不能倒”的系统重要性机构。因此,探索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监管决定着互联网金融的未来。监管不力容易出现行业泡沫和秩序混乱,监管过度则会扼杀创新,如何寻找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平衡点”,对互联网金融实施科学监管,这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特将“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作为2014年第三期应急项目课题。经过科学论证、严格筛选,最终以张健华研究员为总课题负责人的六个课题组获得立项资助。在各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召开的项目开题论证会、中期报告会和结项评审会,最终所有课题圆满结题。

本次“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课题共分为一个总课题和五个子课题。总课题由张健华研究员(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现任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行长)负责;子课题“互联网金融监管国内外比较研究”由钱水土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负责;子课题“第三方支付有效监管研究”由陆磊研究员(时任广东金融学院院长,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负责;子课题“网络融资平台监管研究”由廖理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负责;子课题“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及监管体系构建”由金中夏研究员(时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现任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执行董事)负责,后转由纪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负责;子课题“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研究”由潘彬教授(温州大学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负责。

课题组研究期间共完成互联网金融专题研究报告63篇,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肯定,部分政策建议被国家金融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采纳、吸收。其中,《互联网金融下的混业模式及风险研究》获得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批示;《银行账户远程开立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的批示,文中部分政策建议被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关注、采纳;《网络银行经营发展的优劣势分析》获得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的批示,并推动了《浙江省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暂行办法》的出台。此外,课题阶段性成果还多次在《中国金融》、《新金融》、《浙江金融》和《金融纵横》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课题研究成果,我们对六个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进行了系统整理,正式出版以飨读者。全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为互联网金融概述。本章概述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主要业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体系的影响与挑战。

第2章为第三方支付有效监管研究。本章详细地阐述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主要风险和问题及监管现状,并且通过对国外第三方支付监管成功经验的分析研究,提出中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政策建议。

第3章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研究。本章详细地阐述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通过多个案例介绍P2P网络借贷面临的风险,并且借鉴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的国际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的政策建议。

第4章为股权众筹融资监管研究。本章在对股权众筹融资的相关概念、现状及主要问题作相关阐述后,从监管主体、监管原则及监管内容三个不同方面具体分析,并且提出促进中国股权众筹融资监管的政策建议。

第5章为网络银行监管研究。本章介绍网络银行的发展、演变及经营模式,结合案例分析阐述网络银行的风险特征,通过对美国、英国及日本三个不同国家的网络银行监管实践的分析,提出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此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第6章为互联网金融其他业态监管研究。在第2~5章所述的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之外,本章阐述互联网保险、征信及理财的现状、问题及监管研究,并且结合国内外经验对中国互联网保险、征信及理财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第7章为互联网金融若干特殊风险。本章全面梳理互联网金融的混业风险、长尾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三个特殊风险。其一,介绍混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风险特征,并对防范互联网金融混业风险提出相关建议;其二,描述互联网金融长尾风险的概念,对长尾风险宏观效应进行仿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监管长尾风险的政策建议;其三,阐述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特征及其给监管带来的挑战,最后对防范和监管信息技术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第8章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国内外比较。本章主要介绍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的演进,比较分析中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理论差异。较为全面地梳理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政策、特点及发展趋势,并且对它们的不足作比较。最后,由国外转向国内,提出国际经验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借鉴和启示。

第9章为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体系构建。本章提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构建作相关阐述,并且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与金融宏观调控之间的协调配合提出相关观点和建议。

尽管我们抱着科学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完成此次应急项目,但由于时间相对紧迫,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6年1月

Referenc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Copyright 2019 Science China Press Co., Ltd. 科学大众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45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