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博士后学习,笔者圆满完成任务并顺利出站,研究报告通过答辩并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报告,此书就是在博士后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形成的。回首北大时光,有许多难忘的回忆。首先,最要感谢的就是尊敬的导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于鸿君教授。导师在许多方面都有精深的造诣,他深邃的思想,广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优雅的风度,高尚的师德,崇高的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让我领悟到学术的魅力与知识的力量,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理想。能够成为导师的学生是我人生的幸运,也正是对导师的无限敬仰引领我在站期间全力开展学术研究,从文献的研读整理到研究计划的设计、调查的开展及报告撰写的整个过程,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现在回想起来,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能够直接向最权威的学者学习是何等重要,让我避免走许多学术弯路,迅速进入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本书从研究选题、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到成稿,每一步都是在各位导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的,倾注了他们大量的心血。可以说,我的学习和成长之路凝聚了许多老师的辛勤劳动和谆谆教诲,如果没有老师的光辉思想,就没有我的任何成绩,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此,谨向我的导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衷心感谢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的厉以宁教授、曹凤岐教授、姜万军教授,他们或是以崇高的声望成为我们年轻人的学术楷模,或是给予我宝贵的教导和帮助。尤其感谢厉以宁教授、曹凤岐教授,他们不顾高龄,积极培养年轻人成才,传道授业解惑、搭建交流平台、率团深入调研,将光华博士后融合成一个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团队。我非常热爱学术研究,对北京大学可谓仰慕已久。作为世界闻名学府,北京大学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能够把我的人生经历和这所着名的高校联系在一起,是我人生的幸运。我非常感谢车尔先生,是他为我开启了人生新的大门,给予我无私的帮助,耐心解答各种问题,为我们年轻人引路。我深深地爱着北大光华这个大家庭,在此我结下了很多珍贵的友谊。尽管我出站了,但始终感恩母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不忘初心——做好学术研究,回报社会。感谢同门师兄弟姐妹的支持和帮助,在老师的带领下与你们在这一开放性的平台中共同从事科研工作、共同探讨问题,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感受到了集体温暖。
衷心感谢北大对我的教育,为我开启了心灵之窗,投射的光芒将指引我的未来研究之路。第一是国际化之窗,北京大学一直以国际高端化品牌而闻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学术研究也应保持国际高端视野,用严谨务实的研究产品助力中国大国崛起。第二是实践之窗,随北京大学调研团的多次农村调研,既亲身感受了乡村巨变,也增加了自己的乡土情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三农”学术研究可以为最广大农民服务,是重要的学术责任和担当。第三是国学之窗,北大精神“兼容并包”,老师多次提到道家等经典国学学说,后来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一步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神,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智慧源泉,服务国家改革发展的实践。
此外,感谢我的亲人,谢谢你们在我艰难的时候,理解我,支持我,关心我。感谢我的夫人吴翌琳女士,你给我无私的关怀和帮助,充满智慧的点拨和启迪。感谢我的孩子,陪你一起学习成长,让我不断塑造全新的自己,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和宝贵经历。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书是笔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30306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910002)的资助下完成的。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部门的支持,以及为本书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和编辑老师。
谷彬
2016年9月28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itations
Altmetric
Copyright 2019 Science China Press Co., Ltd. 科学大众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45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