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logo

2050:中国的区域发展:“中国至2050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 (2009)

前言

  • Published Oct 19, 2018

前言

区域发展研究是以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为主,同时涉及自然地理、自然资源、环境、生态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领域。该领域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地域范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作用及其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在理论上,主要是回答国家和各种范畴区域的经济要素、社会要素的合理集聚和最佳结构问题;在实践上,主要是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提出各种类型区域的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和社会所关注的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在全球及各国、各地区范围内,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同时,影响发展的因素、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又处于多样变化之中。在对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性逐步达成共识的时候,深刻认识其中的科学问题及其发展,谋划研究方向和变革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镇化的急剧发展以及强大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强烈地改变着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态与环境结构。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要内容的地理学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注重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正在转变为对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的关注,即转移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的空间结构方面。区域发展研究及其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区域发展问题是密切联系而且是顺乎延伸的三部分。因此,在研究区域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区域发展的进程和空间格局,不仅可以指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基础的关系,也有利于对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途径。科学发展和人类重大实践都要求突破纯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当今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都是交叉和综合性的,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求多学科特别是自然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和合作。国际上一些有关的重大计划和研究机构也都具有包括自然和人文在内的综合性的和多学科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和大规模城镇化的辉煌成就。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将持续加大,各地区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将继续演变,社会经济与自然基础之间的匹配和适应关系很可能更趋于恶化。这将使中国国土安全、资源保障、生态和环境等面临诸多危机。为了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挑战,我们需要对以下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中国日益庞大的经济总量和社会总量如何在全国地域上合理布局?如何使那些生态脆弱和环境恶化的地区不至于发生崩溃?如何使那些大都市经济区、人口及产业集聚带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家内特别是幅员大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何看待这种不平衡?根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流动、城镇化等)和自然基础之间的耦合态势,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中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无法按照目前的态势均衡延伸下去,各地区不可能都使GDP同样速度翻番下去,全国及各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及其与支撑体系要素间的匹配关系也将是千差万别的。也就是说,中国区域发展水平、结构上的差异将是长期趋势,政府将不断地在均衡和非均衡之间作出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的中国区域发展,需要客观地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城镇化、能源、水源、土地、食物生产、生态与环境等相互关系看成是区域大系统,在三维目标空间(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中研究区域发展的进程、结构和格局。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对科学发展的要求。为达此目的,我们需要加强区域发展的模拟和预警研究。

在区域发展及其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内,如诸多的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一样,其对象都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体系(系统)。区域发展研究对象领域的是各种区域范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种“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却大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许多对象“体系”。这个系统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就其与外界的关系来说,是半开放的系统。地理学的对象十分关注地域的差异性和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因此,研究这种半开放的系统也是地理学家的特长。就其稳定程度而言,是非稳定系统。就是说,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内,一个或一组要素的变化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甚至导致系统运行方向和本质的改变。当然,类似这种不稳定系统具有很多类型。就其变化的机制来说,是或然性系统,而非决定性系统。在区域系统内,要素相互作用的变化及要素变化对于系统状态的影响,不像宇宙飞船对接那样,可以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也不像机器,给它一组参数,它就一定那样运转。区域系统绝不是这样的系统,比如,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人地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变量,在进行区域性人口预测时不可能预测到个位数,尽管在那个时刻到来时有一个精确到个位数的数据;但是,人口预测毕竟是一个科学问题,预测是有意义的,也是可能的。也就由于上述的原因,区域发展及其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其入门门槛可能并不高,但进入后如要在实践中能够中肯地阐述观点和提出方案,在理论上能够揭示事物空间定位的原理和解释实际事物的空间格局,将是很困难的。今天,人们以不确定性来形容一些交叉学科领域要素相互关系的特征和系统发展的趋向,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学者们提出区域或国家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等都可以说明这一点。然而这种或然性特征的系统,其变化的方向、幅度、概率等又是可以认识的,而且这种认识对于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为又是极其必要的。

中国学者在区域发展及其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中,进行了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的学科交叉,发挥了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多元化知识结构的特长。在理论上特别是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基础理论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很有显示度的工作。在影响区域发展和城镇化的新因素、新格局及其作用机理方面,阐述了中国的自然基础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空间综合体、集群和空间结构理论方面,根据中国自然基础和社会发展阶段提出的实际问题,在宏观层面上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较为平衡的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提出并论证了空间集聚仍然是中国今后主要的长期发展趋势。通过跟踪中国快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态势,分析了大都市区空间扩散的主要驱动因素,解剖了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特点,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方面作了较多的案例研究和规律总结。通过揭示集群的结构、效益、形成门槛等,阐述了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同时构建了全国的产业集聚带格局,提出了“点-轴系统”等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在城市、区域的相互作用和都市经济区发展的理论方面,发展了引力模型对区域发展状态刻画和模拟的功能。在对都市经济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对门户城市的标准、指标和城市经济区及一体化进行了研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论证了大都市经济区是全球化下最具竞争力的空间组织形式。中国学者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指标,确定了中国未来15~20年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保护、治理的功能区划方案,阐述了各主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以及促进不同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在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科学方法进展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成果,逐步建立了针对性很强的数据库和图形库,发展了空间分析技术。

当然,区域发展领域的进展相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研究工作的需要还是很不适应的。主要表现在学科自身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设比较薄弱。研究的规模很大,但偏重于区域发展的跟踪、评价和建议,基础性研究偏少,支撑系统建设薄弱。在理论研究方面,许多着作也局限于一般性的叙述,而缺少在科学推理、统计分析、模型计算基础上理论概括。对于各类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可持续性的认识还相当不够。

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握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根据中国科学院领导的统一部署,我们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的有关单位的学者,历时两年,完成了“中国至2050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工作。本书系统阐述了区域发展研究在当代科学体系中的位置、特征,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提出的科技需求以及区域发展研究的科学问题、目标、方向、方法和支撑平台建设等。特别是将加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力学(也就是美国学者所强调的“环境-社会”动力学)研究,作为区域发展领域理论研究的方向,发展理论体系。本书既是一个研究成果,也是一项长时间尺度的科学领域的规划,希望能够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7月6日

Referenc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Copyright 2019 Science China Press Co., Ltd. 科学大众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24590号-1